2月10日晚,刘夏教授就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给学员带来了精彩的讲解,针对性的给出了企业应对策略,今天带大家一起回顾精华内容。配有老师课程录音,点击播放键可收听。
假如排除此次疫情的影响,从宏观上来看,我国经济进入“新常态”状态 。如何解释“新常态”?
“新”则是代表和过去不一样,而“常态”则代表会持续很久。
中国经济到底和过去怎么不一样,到底会持续多久?在经济学界存在一定争议。在改革开放七八年以后至今,在这40年的时间内,中国经济平均以8%的速度成长,这种成长速度属于非常态化。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“换档”,现在有两种主流的声音。
一部分人认为,中国政府要继续走2008年的“V”型发展道路,继续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,加大投资。刘夏教授表示个人不是特别认同,因为如果我们现在继续去宽松的货币政策,刺激经济发展,短期来看是有效果的,但是长期来看,效果会逐渐变差。
另外一部分人认为,中国经济会走“L”型的发展道路,在长期处于低估状态,难以提升。
刘夏教授个人认为中国经济会走“LV”型的发展道路,属于上面两种声音的结合。
具体原因:中国经济长期处于结构性的调整,但是政策的变动,一些行业可能有发展机会。
中国经济现在有三个重要的变化
1、从高速增长变成中高速增长 ,对于产能过剩的行业减速发展,对具有发展潜力的行业大力发展
2、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
3、传统制造业核心优势降低
解读供给侧改革的三个特点:
1、以知识密集型经济替代劳动密集型经济
2、以内需经济替代外需经济
3、以幸福经济替代GDP经济
这次疫情加速了供给侧改革,从短期来看,有一定的不利影响,但是从长期来看,加速了市场的优胜劣汰,有利于中国经济的结构性调整。
疫情对经济的影响
1、不同于爆发非典的2003年,现如今,服务业占比已经大大提升,疫情对第一季度的经济发展影响较大,第二季度逐渐恢复,第三、四季度会有较大的反弹,全年来看对GDP影响较小。
2、疫情对中小企业影响较大,对实力强大,资金雄厚的企业影响较小。
3、疫情会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们的办公方式以及生活习惯。
对政府政策的解读
1、财政政策:增加政府的负债;给企业减免税收;
2、货币政策:通过短期的逆回购,货币发行速度过快。
疫情对哪些行业的影响较大
1、餐饮业
2、娱乐行业
3、交通业
4、旅游业
5、酒店业
活下来是中小企业的第一要务
1、了解企业的现金流状况
2、利用各种办法获取现金流(例如:应收款抵押贷款、票据贴现、缓发工资但支付一定的利息、短期借款、质押贷款)
3、企业积极开展生产自救(餐饮企业把库存做成半成品进行配送,推出打折充值)
4、减少一切不必要的开销,降低成本
5、和房东商量减免或缓交房租
6、寻求政府的支持
7、留住核心员工,适当进行非核心员工的裁员
8、在做好消毒防护的情况下,尽快复工,没有复工前采取网上办公的方式
就像阿里巴巴说的那句话一样,我不是抓住了每次机会,而是抗过了一次又一次的灭顶之灾。每一个企业都要有忧患意识,保障企业在遇到突如其来的困难时,能够在展开充分的自救精神后活下来,唯有这样,企业才能长足发展。
问题解答
WHO的评判会给中国经济的带来哪些影响?
1、长期的中美贸易战让中国进一步认清自己,了解自己的薄弱点
2、目前欧洲经济复苏并不明显,中国可以跟着一带一路的政策,向前发展,为中国经济发展寻找更多的机会。
疫情后哪些行业有很大的机会?
1、线上办公、线上教育
2、生物医药、医疗器械行业
3、餐饮业、服务业有有一定的反弹恢复期
来源:招商网络
展开